香港凤凰论坛高手论坛中

 

香港凤凰论坛高手论坛中

📑🍖🉐

凤凰论坛高手一一

凤凰高手论坛资料6121i1

凤凰高手论坛专业提供特别

凤凰高手论坛手机资料网

凤凰高手资料论坛中心

下载凤凰高手论坛手机app

     

香港凤凰论坛高手论坛中

王健:我一直到大概18岁时,对中国仍算是一窍不通。上大学前,我在美国印第安纳州长大。后来在海军服役4年期间,我在加州蒙特雷学习中文,并开始对中国文化感兴趣。退役后,我回到印第安纳大学继续学习中国语言文化。当时我的导师是柳亚子的儿子柳无忌,那时我不知道这一关系的重要性,后来才发现我很幸运。我在大学主修中文、辅修日文。日本人在一千多年前就对中国和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几乎没有一个日本中学生不会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所以我非学日文不可。

王健:20世纪70年代初,我在UBC(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汉语的时候,尤其在强化班,不只要求学生看课本学普通话,还教他们唱一些中国的民歌,所以很多学生都会唱(《踏雪寻梅》):“雪霁天晴朗/蜡梅处处香/骑驴把桥过/铃儿响叮当……”。我又教他们朗诵唐诗。传统的中国人朗诵诗歌不像今人,而是(带有曲调地)吟咏。所以很多这边的学生都会学习吟咏唐诗。西方没有相对应的习惯,都是富有戏剧性的朗诵。我更欣赏中国传统的诗歌吟咏方式。

翻译诗词最难的是要“脚踏两条船”。最好能够忠于原文的句子长短,尤其是词,不是诗。同时也不要违背原文的精神。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当然会表现在诗歌或诗词里。可是,经验产生期望。如果(翻译者)没有一般中国人经历过的经验,就很难找到一个自然的英文表现方式。所以要找到一个“脚踏两条船”的表现方式翻译。这个很复杂。

王健(Jan Walls),加拿大知名汉学家、翻译家。现居大温哥华地区素里市。1940年出生于美国,是一位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维多利亚大学和西蒙菲沙大学都获得终身教授席位的教育家。曾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加拿大驻华使馆任文化参赞;曾任加拿大亚太基金会高级副总裁。研究领域包括文学文化研究与翻译、东亚语言与文化、东西方跨文化交流、跨文化翻译等。

☗(撰稿:周程燕)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未经本平台授权,严禁转载!
展开
支持楼主

33人支持

阅读原文阅读 7650回复 0
举报
    全部评论
    • 默认
    • 最新
    • 楼主
    • 谭瑗毅👕LV7六年级
      2楼
      石家庄通报小区住户疑饮水引发腹泻呕吐:有症状居民已就医 正调查原因📄
      2024/06/24   来自内江
      5回复
    • ⛛莘翠安LV5大学四年级
      3楼
      传承发展中南两国友好事业(大道之行)💈
      2024/06/24   来自娄底
      4回复
    • 屠妍武🚉LV4幼儿园
      4楼
      亚证地产公布郑子坚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
      2024/06/24   来自北京
      1回复
    • 田佳江LV4大学三年级
      5楼
      小区外墙水泥块脱落砸车物业担责,小案件蕴含大法理📆
      2024/06/24   来自武汉
      9回复
    • 向蝶树🍀✭LV5大学三年级
      6楼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全国人大代表陈桂娥:当好群众健康“守护者”🛣
      2024/06/24   来自汉中
      9回复
    • 卞琦蕊LV1大学四年级
      7楼
      莫让儿歌远离童真➒
      2024/06/24   来自鄂州
      回复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圈子
    • #唯品会捐赠500万元 驰援甘肃积石山抗震救灾#

      荣眉军

      5
    •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进入冲刺阶段 指挥显示系统展开任务调试#

      伏豪文

      4
    • #学习周刊-总第153期-2024年第14周#

      韦和爽

      8
    • #印度拟扩大疫苗产能 专家称英国出现第三波疫情早期征兆|大流行手记(5月31日)

      夏侯萍瑶

      7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随地关注香港凤凰论坛高手论坛中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