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J

 

WWW.JJ

⛁✁⚞     

WWW.JJ

很多35岁以下的女性,要生育、承担更多养育子女的家庭责任,就是生育孩子后很快投入工作,相比男性,生一个孩子,也会少半年到一年左右投入科研工作的时间,如果再生二孩、三孩,会对女性投入科研有更大影响。去年11月,《中国青年报》曾有报道,从拿到博士学位,到教学、科研、发表论文,一个女性学者在职业阶梯上“最难熬的10年”,往往是她们的最佳生育年龄。怎样平衡事业与家庭的关系,是不少女性科研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难题。

考虑到女性面临的实际问题,早在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就已经将女性申请青年科学基金的年龄限制放宽至40周岁;2024年,又将女性科研人员申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年龄限制,由45周岁放宽到48周岁。但是,在社科领域,青年项目女性申请年龄限制还一直维持在35岁以下,未作调整。而相比自然科学领域,社科领域的女性学者更为集中。

国家社科基金将青年项目女性申请年龄放宽到40周岁以下,是借鉴、推广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做法,值得肯定。这一放宽年龄的举措,也会带动其他项目,放宽对女性申请者的年龄限制。国家建立生育友好型社会,鼓励适龄女性青年结婚生育,也需要从女性青年的实际出发。除了放宽申请青年项目的年龄限制外,考公、考编等的年龄限制,以及应届生身份也需要逐步清理。比如,有的女性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就选择结婚生育,再找工作,考公、考编,就不再有应届生身份,而不少岗位只针对应届毕业生。这对女性高校毕业生来说,会让她们陷入结婚生育还是先找工作的两难之中。

对于女性学者来说,放宽青年项目的年龄限制,还只是给她们创造良好科研环境的第一步。要让包括女性学者在内的所有学者,拥有更好的科研环境,需要破除局限的评价规则。在当前的学术评价体系中,申请项目对一名青年学者来说,可谓至关重要,不但可以获得经费资助,还意味着可获得“头衔”和“帽子”。在此评价体系中,给女性学者创造更好的申请科研项目的条件,是对女性的友好举措,但要更为友好,则需要从根本上破除极端功利的评价观念,更关注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与实际贡献。

🦁(撰稿:童安利)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未经本平台授权,严禁转载!
展开
支持楼主

43人支持

阅读原文阅读 5688回复 7
举报
    全部评论
    • 默认
    • 最新
    • 楼主
    • 邱晶堂🚰LV1六年级
      2楼
      刘强东数字人将开直播🏜
      2024/06/04   来自九江
      3回复
    • 🐊莫雨晴LV6大学四年级
      3楼
      跨界?王菲客串模特走秀气场强大🌵
      2024/06/04   来自晋中
      3回复
    • 浦梁宇🆖LV3幼儿园
      4楼
      6月18日广东新增6例本土病例🕎
      2024/06/04   来自荆州
      9回复
    • 弘山初LV8大学三年级
      5楼
      温岭市:“体检”变电站 安全“过冬迎春节”♼
      2024/06/04   来自茂名
      0回复
    • 向融鹏🕌📟LV0大学三年级
      6楼
      新茶饮告别野蛮生长:健康成消费追求,营养分级成卖点🔢
      2024/06/04   来自牙克石
      9回复
    • 凤祥秀LV0大学四年级
      7楼
      欧美2020年预期寿命下降 美印日澳或明年举行抗疫演习|大流行手记(9月26日)➋
      2024/06/04   来自石河子
      回复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圈子
    • #视频丨一秒钟,会发生什么?2024年保密公益宣传片《一秒钟》来了#

      尉迟强伦

      1
    • #30万现金被烤焦 银行救回24万#

      令狐鸿民

      1
    • #浙江绍兴:多彩活动迎双节#

      谢航菁

      5
    • #厌蠢、厌弱是什么心理?

      宣娣眉

      6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随地关注WWW.JJ

    Sitemap